补能新时代 超充和换电谁才是未来
来源:汽车全看点作者:翰东发布时间:2024-01-15
在蔚来牵手长安、吉利组建换电联盟后,近日举行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,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,会议强调,2024年要支持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发展。
与此同时,进入补能新时代,超充也变得炙手可热。前不久,奔驰与宝马破天荒携手合作,在中国联手布局超充市场;华为近日也宣布,计划于2024年率先在全国340多个城市和主要公路部署超过10万个华为全液冷超快充充电桩,实现“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质量充电”。此外,广州、深圳等城市提出要建设“超充之都”、“超充之城”……
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,动力电池技术加速突破,人们对于电动汽车续驶的焦虑正在减弱,对于补能的焦虑愈发明显。进入更加注重效率的补能新时代,关于换电和超充这两种补能方式的争论一直未曾平息。
换电亟待解决标准化问题
“换电速度快、时间短正是我们所需要的。”北京出租车司机王阳告诉记者,“像出租车这样的营运车辆,时间就是金钱,比拼的就是时间效益。充电再快也需要数十分钟,而换电只需要几分钟,跟加油的时间差不多。”
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全国主要城市换电站数量已经超过3600座。入局换电模式的车企中,不仅有北汽新能源、上汽飞凡、蔚来、吉利枫叶、睿蓝等新能源汽车品牌,而且还有国家电网等充换电企业。值得一提的是,换电时间也成为换电企业“卷”的核心要素之一,从前几年的数分钟到近期有企业宣称可以做到“最快不到1分钟”,换电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。
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范永军在接受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采访时谈到,电动汽车进入补能新时代的标志之一,就是更加注重补能的效率。目前,换电模式对于B端用户来说更具优势,因为可以实现快速补能。从成本来看,车电分离模式可以降低购车成本,电池租赁服务也可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。此外,换电模式可以对电池状态进行有效检查与监测,提前发现电池问题。而且,通过光储充放实现虚拟电厂和电网“削峰填谷”,这也是未来换电模式发展的方向之一。
目前,换电模式仍面临标准化的问题,现有换电站服务模式只能“一对一”服务于单一品牌,而不能共享。“换电模式解决共享、服务更多用户的问题,成为发展的关键所在。”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向《中国汽车报》记者表示,未来几年要解决好换电模式的标准化问题,这样不仅能使换电站成为服务多元的开放性补能网络,也能将换电模式的成本降下来,从而推动换电模式进一步推广和普及。
而蔚来先后与吉利和长安达成了换电战略合作协议,有利于推动换电标准的统一和规范,扩大换电网络的规模和覆盖,从而提升换电模式的竞争力和吸引力。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李明指出,此前由于面临换电站建设成本高、换电车型选择少等挑战,换电在补能体系中一直饱受争议。但今时不同往日,相信在工信部等主管部门及行业的重视下,更多企业布局换电赛道,换电模式将在新能源汽车补能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。
800V标配 推动超充发展提速
另一方面,随着越来越多车企推出基于800V高压平台打造的电动车型,800V似乎已经成为电动新车的标配,这也意味着超充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主流的补能方式之一。
“5分钟就能充电60%,对于电动私家车来说,还是超充最有效率。”在北京北四环附近的一家国家电网超充站,电动汽车车主罗赟向记者表示,北京的很多商业中心、住宅小区都有了800V超充桩,特别是一些加油站也开始配超充桩,成为真正的综合补能站。如果未来各地都能布局更多超充桩,电动汽车就没有必要为提升续驶里程增加厚重的动力电池。总而言之,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,以及800V新车的“井喷”,大家对于超充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。
当前,很多新能源车企、电池企业、充电服务企业、科技企业等都在布局超充,而且在技术上各有特色。其中,广汽埃安的超充桩,35分钟就能使一辆电动汽车的电量从12%充到96%。据悉,广汽埃安自建的超充站匹配的是1000V超充系统,其A480超充桩不仅能够使其充电功率达到480kW。同时,其首创了“轮充轮放”技术和“120~480kW自适应大功率充电桩”,能够实现充电功率的智能动态分配。而华为的全液冷超充桩可以实现设备的高效散热和温度控制,最大输出功率600kW,最大电流600A,是目前投入应用功率最高的充电桩,可实现“充1秒跑1公里”,1辆普通的电动汽车不到10分钟就可以充满电。此外,还有多家企业已经宣布或计划在2024年加快布局超充。
范永军认为,如今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车主都更加青睐超充模式,甚至希望“超充到家”,这是因为超充既体现了补能的效率,也具有性价比等优势。在充电时间上,超充的充电时间在逐年缩短,基本上可以做到“一杯咖啡的时间,满电出发”;在费用方面,超充比换电更实惠。如果避开用电高峰时间充电,价格更便宜。
目前,特斯拉、比亚迪、保时捷、小鹏、理想、极氪等车企都已投入运营或者发布了自己的超充解决方案。宝马与奔驰也计划,到2026年在中国建立至少1000个充电站和7000根超充桩。与此同时,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大力布局超充。其中,广州计划2024年基本建成“超充之都”,深圳提出2025年建成“超充之城”,海南剑指2025年建成“超充之岛”……多个省市都已经提出了发展超充的规划和目标。
“2024年,超充网络建设会进入一个井喷阶段。”张永伟认为,随着电动汽车用户的不断增长,超充成为化解其补能焦虑的主要路径。
换电与超充相辅相成
2024年,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速的理由,既有强劲的市场需求,也有国内强大的基建能力,以及电网、技术等各方面的驱动因素。
“应该说,换电与超充两者只是适用的用户群体不同,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和冲突,从国家到地方已经有一定的政策支持,很多企业都在加快布局。因此,有地方提出‘充电为主,换电为辅’的思路是可行的。”范永军表示,2023年6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》,其中提出,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、规模适度、结构合理、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。最近工信部提出支持换电,这预示着2024年可能会出台新的政策,换电也将迎来快速发展。
新的一年,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除了要解决相关的标准化问题,还会呈现出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较快的城市密集部署,以及向县城和乡村下沉等特点。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下乡已经取得成效,加速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应有之义。因此,2024年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将迎来一个全面提速的新阶段。
近年来,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赛道上,除了新能源车企、电池企业、充电企业纷纷入局之外,国家电网、中石化、中石油等能源巨头也在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。“特别是电力、石化等能源巨头的加入,无疑为行业增添了新的动力。”李明表示,这些能源巨头有遍布全国的补能网络。其中,中石化计划到2025年建设5000座充电站,中石油计划到2024年底要建成1500座站外充电站。如果能达成这些目标并形成覆盖面广、能力更强的综合补能站网络,无论是对用户还是相关企业都是利好。
如今,在解决快充桩影响电网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思路。“一种设想是,直接利用换电站作为储能站,探索降本增效的补能方式。”于冬生表示,换电站的电池通常是在后半夜用电低谷、电价低廉的时间段以慢充方式充电,如果能在保证日常换电不受影响的情况下,利用部分冗余换电电池作为储能,为超充提供电能,是既经济又高效的一种方式。
破解难题,加快发展无疑是充换电基础设施未来的重点工作。不过,充换电基础设施回报周期长、基本上尚未盈利仍是行业普遍现象。“只有解决了瓶颈和短板问题,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,才能实现为用户提高补能效率的目标,进入盈利的新阶段,这也是行业新一年努力的目标。”范永军强调。